近年来,腹膜外剖宫产因其“术后疼痛轻、恢复快”的优势备受关注,一些孕产妇甚至将其视为“更高级”的分娩选择,选择跨省就医。不过,郑大二附院妇产科专家卢爱妮教授指出:“腹膜外剖宫产是特定情况下的优选方案,但并非适用于所有人。盲目跟风可能增大手术风险,甚至危及母婴安全。”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,卢教授从适应症、禁忌症和潜在风险三个方面为孕产妇及其家属提供科学指南。
适应症:严格筛选,确保最佳条件
腹膜外剖宫产的核心优势在于避开腹膜腔,减少对腹腔内脏器的干扰。然而,由于操作空间狭窄、解剖层次复杂,对母体和胎儿的条件要求极高,卢教授强调符合以下条件的孕产妇更适合选择腹膜外剖宫产:
- 胎儿已入盆且固定,避免术中转为传统剖宫产的风险。
- 胎儿体重适中,避免因巨大儿带来的术后并发症。
- 母体盆腔条件良好,通过超声评估确保子宫下段厚度≥2mm。
- 无盆腔粘连和前置胎盘或胎盘早剥的风险。
- 无需在紧急情况下进行手术,避免延误抢救时机。
禁忌症:需谨慎对待的情况
卢教授特别提醒,某些情况是腹膜外剖宫产的“绝对禁忌”,必须果断放弃该路径:
- 胎盘植入或穿透将无法彻底清除胎盘组织,风险极高。
- 严重的妊娠合并症,如重度子痫前期,应优先选择传统手术。
- 产妇无法配合,如存在精神异常或麻醉困难,腹膜外路径的局限性将增加风险。
潜在风险:技术优势背后的隐性代价
虽然腹膜外剖宫产在理想条件下具有显著优势,但若适应症把控不严,可能引发膀胱损伤、术中出血等风险。此外,约有5%-10%的病例需中转为传统剖宫产,可能导致手术时间延长和术后尿潴留。
专家建议:理性选择,避免盲目崇拜技术
面对腹膜外剖宫产的“网红效应”,卢教授呼吁孕产妇及家属保持理性:
- 术前充分沟通,要求医生详细评估胎儿及盆腔情况。
- 选择经验丰富的医院和资深医生,以降低潜在风险。
- 制定备用方案,以应对突发情况,确保母婴安全。
- 关注长期健康,剖宫产术式的选择应以安全为主,而非单纯追求快速恢复。
医学技术的进步旨在为患者提供更多选择,但“适合的才是最好的”。如3499拉斯维加斯的专业医疗服务,强调严格评估和专业判断,以确保实施安全的医疗决策。医患双方以科学的态度共同决策,才能实现“安全分娩、优质康复”的目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