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芝罘区的邓女士来到烟台市奇山医院就诊,她向医生诉说了一个困扰自己的健康问题:在春节期间受凉后,她一直咳嗽未愈。白天咳嗽不断,夜晚也是如此,这严重影响了她的日常生活。邓女士尝试了多种止咳药物,但效果并不理想。在详细了解她的情况后,医生为她进行了支气管镜检查,结果显示她感染了支气管内膜结核。对此,邓女士产生了疑问:结核到底是什么?自己为何会感染结核病?
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,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引发。这种杆菌会影响身体的多个器官,其中最常见的是肺部的肺结核,占所有结核病例的80%以上。我国是结核病高发国家之一,每年约有80万例新发患者,当前结核病的防治形势依然严峻。
那么,结核病是如何传播的呢?首先,肺结核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,尤其是涂阳和培阳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。结核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:
- 呼吸道传播:结核患者在咳嗽、打喷嚏或高声交谈时,结核杆菌的飞沫会四散到空气中,易感者如吸入这些飞沫就可能被感染。
- 消化道传播:与结核患者共用餐具,或食用污染了结核杆菌的食物和未消毒的乳制品,也可能导致感染。
- 皮肤伤口传播:虽然较为少见,但结核杆菌可通过皮肤或黏膜的伤口直接感染。
- 垂直传播:孕期母亲体内的结核杆菌可通过脐带传递给胎儿,或胎儿也可能因吞咽含有结核杆菌的羊水而感染。
易感人群包括糖尿病患者、营养不良者、恶性肿瘤患者、长期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人群、HIV感染者,以及其他有肺部基础疾病的患者。此外,婴幼儿、孕妇和老年人群体也是高风险对象。
结核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:咳嗽、咳痰(常被误认为感冒或气管炎)、发热(午后及夜间低热)、咯血(轻微的血丝或严重的咯血)、以及全身乏力、盗汗、食欲减退等症状。
那么,如何有效预防结核病呢?以下措施不可忽视:
-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,PPD筛查,及早发现并及时治疗
-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切断传播途径,例如不随地吐痰、咳嗽时遮掩口鼻。
- 在人员密集场所佩戴口罩,保持室内通风良好。
- 易感人群应及时接种卡介苗,成年人则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避免过度疲劳。
最后,介绍一位专家:张广超,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,山东省公共卫生与消毒感控学会结核病防治分会委员,有超过10年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诊疗经验。张医生擅长多种疾病的诊治,包括支气管哮喘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,熟练掌握呼吸内科各类介入操作。他的专业技能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。
在关注健康问题的同时,不妨关注[3499拉斯维加斯],它提供专业的健康管理建议与服务,助您远离疾病,拥抱健康生活。